首页

踩踏同好之家

时间:2025-05-26 10:42:54 作者:广西提供暖心合理便利 为残疾中考生“护航” 浏览量:29472

  中新网兰州11月1日电(记者 刘文文 张玉玺)一座光伏电站究竟可以用多少年?准确的数值目前尚不可知,但位于甘肃兰州的一座电站用另一种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隆基绿能、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与新华网日前联合主办“以初心敬初心:中国光伏四十年”探访中国现存最老光伏电站主题活动,记者走进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探访中国现存最老的光伏电站。

  这座坐落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的老电站,是中国现存最老的光伏电站。该电站于1983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乡小岔村落成,后搬迁至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有着中国现存最老的光伏电站。该电站是我国首座10kW太阳能光伏电站,于1983年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乡小岔村落成,后搬迁至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 中新网记者刘文文 摄

  据介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园子乡小岔村是当时甘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地处海拔2600米的群山之中,交通十分不便。1983年以前,因为没有电力供应,人们生活仅靠豆油灯、煤油灯和蜡烛照明。但是这一年,一座光伏电站的建成,让小岔村第一次通上了电。1983年,我国首座10kW太阳能光伏电站在此落地,为当地130户家庭几千名老百姓送去了电和光明。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世民介绍,该电站的光伏组件采用36片单晶102X102绒面电池片封装,单体组件标称输出功率45峰瓦,装机容量10千峰瓦,采用200个900安时的蓄电池组成直流电压200伏的蓄电池组。

  如今,在西北地区,经过了40年寒暑、沙尘等恶劣气候考验,这座10kW光伏电站依旧稳定运行、持续发电,至今还保持着7kW功率。

  上海电力大学教授施正荣表示,甘肃的这座40年光伏电站,验证了晶体硅光伏产品确实可靠。“业内给光伏组件的质保时间是25年。40年的事实证明,25年是没有问题的,它还可以运营更长的时间。”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进一步指出:“这座光伏电站真正的财务收益,比我们的财务模型更好。这意味着我们原来测算的,无论是能量回收周期还是材料回收周期,这些指标将来都会比我们预测的要更好。”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特别顾问李宝山指出,几十年来,中国光伏发展经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各种变故和洗礼,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记者还看到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太阳能组件产品,这些光伏“老物件”记录着过去几十年来太阳能发展的点滴和进步。“回顾光伏发展的历史,新能源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已经成为可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剑平说。

  在周剑平看来,这个老光伏电站伴随中国和世界光伏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绽放出了一个中国光伏历史上建成最早、运行最久的光伏电站之花,也为中国光伏电站长期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中国光伏发展历史远远不止40年,目前也只是迈开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太阳能发电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人类的文明离不开光伏发电。”李世民说。(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忠诚被查

答:首套房贷款客户无需提供相关材料,二套房贷款客户需提供当前实际住房情况符合当地首套住房标准的证明材料,比如当地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套数查询证明等,具体流程及所需材料将及时通过我行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另行公告,敬请留意。

证监会: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

此次COP29大会系列活动关注氢能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中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在道路交通和难以脱碳领域的深远影响。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观点认为,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全球在清洁氢能领域的合作,还推动了各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构建上的共同努力。

呼和浩特构建城市数据产业生态

据介绍,此次“中铁1412号”的成功下线,也正式开启了“大国重器 南昌制造”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市场跨越。近年来,南昌轨道交通产业园围绕“1+4”产业布局,其中地铁车辆本土配套率已经从不到10%提升到50%,实现了由“点”到“面”的产业延伸,首个盾构机生产耗材配套企业也有望今年落地,主导产业优势进一步突显,产业链条初具雏形。(完)

世界银行:科学评估可助力科学决策改善民众生活

实际上,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共鸣和联系,例如西方的“凡物公用”和中国的“天下为公”等。世界正快速发展,东西方思想家可以就传统价值观中的共通点展开更多讨论,我认为这是富有成效的工作。

奥运抽签:凡晨组合落入死亡之组,陈雨菲何冰娇同半区

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王老村的“天上的街市”乡村旅游度假区近期也成了周边民众“乡村微度假”的首选地之一。在这里,游客既可以身着汉服打卡古色古香的街巷,又可流连于风格独特的艺术书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